石亭子相比木亭子而言,要結實耐用、耐腐蝕、具有抗風性和抗震性;還有石亭子具有渾然一體的造型,能體現(xiàn)出更端莊的品質(zhì)。石亭子還可以搭配各種石雕技術一起組建,還可以在柱子的四周雕刻各式各樣的圖案,在石亭子的頂端可以使用實質(zhì)材料或者是鋪設磚瓦。
在現(xiàn)在的公園中常見到石亭子,它具有美觀大氣的優(yōu)勢;它不僅不能讓人們休息、避雨,同時還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用石頭加工而成的亭子,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涼或觀景用。石亭子一般為開敞性結構,沒有圍墻,頂部可分為六角、八角、圓形等多種形狀。其材質(zhì)多選用青石、花崗巖等。
園中設亭,關鍵在位置。如上所說,亭是園中“點睛”之物,所以多設在視線交接處。如蘇州網(wǎng)師園,從射鴨廊入園,隔池就是“月到風來亭”,形成構圖中心。又如拙政園水池中的“荷風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闊,在此形成視覺焦點,加上兩面有曲橋與之相接,形象自然顯要。
當然此亭之形象,也受得起如此待遇;如果這座亭子形象難以入目,這就叫“煞風景”。又如滄浪亭,位于假山之上,形成全園之中心,使“滄浪亭”(園名)名副其實;拙政園中的繡綺亭,留園中的舒嘯亭,上海豫園中的望江亭等,都建于高顯處,其背景為天空,形象顯露,輪廓線完整,甚有可觀性。
石雕亭子的空間構造可以是三維的立體形態(tài),也可以兼?zhèn)淠撤N 平面形態(tài);既可以依附于某種載體,又可相對獨立地存在。一般地說來,為適合特定視點的觀賞需要或裝飾需要,石雕亭子相對圓雕的突出特征是經(jīng)形體壓縮處理后的二維或平面特性。石雕亭子與圓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相對的平面性與立體性。它的空間形態(tài)是介于繪畫所具有的二維虛擬空間與圓雕所具有的三維實體空間之間的所謂壓縮空間。壓縮空間限定了石雕亭子空間的自由發(fā)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圓雕的實體感減弱了,而更多地采納和利用繪畫及透視學中的虛擬與錯覺來達到表現(xiàn)目的。與圓雕相比,河北雕刻亭子多按照繪畫原則來處理空間和形體關系。但是,在反映審美意象這一中心追求上,石雕亭子和圓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顯示的只是某種外表特征。作為雕塑藝術的種類之一,石雕亭子首先表現(xiàn)出雕塑藝術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審美效果不但訴諸視覺而且涉及觸覺。
平面上的雕鑿與塑造,使石雕亭子可以綜合雕塑與繪畫的技術優(yōu)勢,保持手法上的多樣性和多樣化。二維空間中的透視縮減,陪襯主體形象的背景刻畫或虛擬,使石雕亭子的塑造語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圓雕,具有更強的敘事性同時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現(xiàn)性。